2014年5月31日星期六

转诗一首

丈夫隻手把吴鉤,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
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
即今馆阁须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
马足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
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
他日燕臺南望处,天涯须报李陵书。

-- 李鸿章

2014年5月25日星期日

科技的S型曲线


一项科技从科学家的理论研究能变身成改变大众生活的产品,要经历很长的一段时间。如果把该产品在大众中的使用度(有多少百分比的人口使用该科技)画成时间的函数往往会是一个‘两头慢中间快’的一个S形状曲线。
该曲线的初始阶段是个平缓的渗透阶段。该产品经历了从010%的人口占有率。这个阶段的取胜者是那些非常有创新性的产品,能确实生活带来新鲜变化,能满足某种诉求。这个阶段主要锁定小众特定人群,愿意尝鲜的消费者。在这个阶段,用户体验,产品质量是取胜的关键。比如智能手机,第一个领跑者是iPhone,太多因素造就了它的成功,但关键还是它的用户体验,除了它主打的提高人们工作效率之外,还有它优良的做工,超领先的工业设计等等,给用户一套完整设计的用户体验。但这个阶段的产品还是面临很大的风险,因为这种新鲜产品往往锁定的是小众用户,而该小众用户的品味追求各不相同,单独一款产品很难形成号召力,能快速占领这个小众市场,这也是为什么头10%是个平缓过程的原因。所以说iPhone的成功也是因为它太创新了,整个行业至少两年时间才早出一个照葫芦画出来的三星手机,反观另外一个当前正处在这个阶段的产品,运动腕表,几家产品同时在市场上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所以根据Bain的策略,该阶段的产品称之为‘问号’,表示该产品未来的发展前景不明朗。
之后一个阶段就是该产品上升期,第一阶段的胜利者往往也是这个阶段的领跑者。这个阶段的产品开始跃入大众市场,之前在高端用户市场打下的口碑是该产品最有利的竞争武器。而在该阶段不再需要跳跃式的创新,比拼的是渐进式的改进,除了要依旧满足高端用户市场(谁也不想放弃这个号召力最强的山头),适当的开始做些针对稍微低端的市场的改变和妥协。扩大市场份额是这个阶段的首要任务。既然是进入大众市场进行打拼,就要做好面对激烈竞争的准备,因为这时整个行业已经开始熟悉这项新技术,在技术层面已经没有很大瓶颈,各种规模的竞争者都涌向这个市场,技术盗窃,山寨产品层出不穷。看上去市场会非常‘热闹’,像个菜市场,规则也像菜市场,谁吆呼的好,谁东西便宜,谁质量过硬谁就是赢家,至于创新,人们倒是不再那么敏感了。
但红火的繁荣过后往往是‘寒秋’。这时候会遇上糟糕的经济大形势,大部分弱者面临被淘汰,这时候企业比拼的就是资金管理水品和执政效率,存活下去是企业的首要任务。而战胜困难的回报会是非常丰富的。你有可能成为该产品的寡头玩家,少数的几个胜利者会独享从50%90%的市场拓展,也就是Bain定义的‘Cash Cow’。但问题是慢慢的利润率在下降,这时聪明的企业会开始关注新的科技,去投身到下一个S型曲线中去。下图是传统汽车行业的S曲线,读者可以结合当时的经济大环境以及FordGM各自发展道路来仔细品味这个S形的过程。
另外还有一幅图可以引起读者思考,在工业化过程中,可以看到中国在工业化S曲线后期进入。这也是中国产业普遍低端的一个原因。进入的晚,当前产业低端都没关系,但要把前面的路看清楚,至少两个条件要具备,才能在后来的竞赛中取胜。一是保持生产能力优势的基础上搞本产品的科技攻关,这个难度不大,主要是学习借鉴国外已有技术,可以通过兼并企业的方式来获取技术,也就是要具备渐进式新产品研发的能力,让国内的生产慢慢地与国外高端研发部门脱离,不再作为发达国家的工厂,我们要具备独立设计、生产新品的能力。这个阶段依然不是真正的产业升级,企业利润不会很可观,但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开脱市场,寻找第三世界买家,企业实现利润上升。第三步是关注最最新的科技发展,从实验室阶段开始进入,加大基础科研能力,争取能在下一场科技革命的起始阶段占有一席之地,那样真正占领产业链的高端,同时开发国内消费市场,目标把整个产业链 研发à生产à销售在本国实现内循环。那时,中国成重新回到全球经济霸主的地位。

2014年5月22日星期四

美国和中国现状

美国从20世纪初成长为世界制造头号大国之后,之后不断依靠科技的进步来推动经济发展。20世纪人类非常幸运的经历了几场持续不断的科技革命,而美国非常幸运的成为这几场科技革命的领导者。基础科学理论体系在从18世纪初开始的科学革命之后100多年的时间内终于搭建完毕,而美国又生逢其时的在此时完成了工业基础的积累,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这两个因素碰撞在一起,造就了美国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的局面。科研为工厂提高效率,提供新的产品设计,工厂又把宝压在新技术开发上面。而且科研这个宝算是压对了,美国几轮的经济高速增长都是由新科技、新产品推动。美国尽情地享受着占据科技S曲线制高点带来的丰厚利润。就以最近一次牛市,1990—2002为例,信息技术革命确实地提高效率,改变生活,而同时生产成本不断下降,个人计算机以及互联网快速地进行市场的渗透,短短几年时间就完成了S曲线的拉升。随之而来的就是传统低效企业被淘汰,能迎合新科技的公司大行其道,股市攀升,经济活跃。
而如今美国处在经济上升期的末端,主要体现就是经济已不再靠科技创新推动。02年之后,虽然美国政府以及投资家在努力寻找下一个科技接力者,但不管是新能源还是生物科技,材料科技等等离真正的普及还很遥远。投资家热炒的社交网站应该也是短命鬼,从最近FB那几次阔绰的出手就可以看出来它除了炒概念吸引投资的注意之外,还没有很好的盈利模型。而这种形式无法让投资者信服,也就无法做大,即使是吹泡泡也吹不大 。没有泡泡可以吹的潜在风险就是经济下滑。因此在02年之后,美国政府和银行不得不靠房地产来吹泡泡。而房地产泡沫的风险非常大,因为银行本身放房贷会承担很大风险,房地产的资金流动性差,一旦泡沫破裂,对经济打击会非常大。房地产泡沫的结果就是6年之后,2008年次级贷危机。大面积银行受损,企业活力下降,民间消费热情下降。导致美国政府不得不靠印钱来资助银行和企业。这种‘强力药’虽然可以一时提振精神,但无法消除根源问题。现在的根本问题就是美国无法再用科技来推动经济发展。而印钱的效果提供了一种温暖的假象,让企业把问题掩盖起来。企业们更愿意把政府提供的低息贷款去回购自己的股票,而不是去寻找新的投资机会,推进科技发展,增加就业。现在股市的繁荣,就业的回升都不是建立在实在的盈利能力上的,不是扎实的。 印钱反而大大减缓了了公司更新换代,重启自身活力的步伐。当然现在全球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没有更好的投资机会。各国政府都在印钱,给本国经济打强心针,印钱借债的游戏不可能永不停止,利率上升就是这个游戏的终结,各国都撑着要当最后一个倒下去的巨人。反观中国,同样面临艰巨的挑战,但情况与美国大不同,需要具体分析,找对良药,才在接下来的全球经济风起云涌之时立于不败之地。
美国发展之路有很好地借鉴意义,就是依靠科技进步来拉动经济发展。现在中国是制造大国,接下来的必行一步就是产业升级,往科技S曲线的上端发展。而要实现产业升级,首先要找到合适的低端制造提供者,可以是印度、巴西等第三世界国家或者是内地不发达地区。投资国外,可处理部分外汇储备,或推强人民币国际地位,都是好事,但会加大国内就业市场压力。投资中西部,需要大量政府基建投资,而当先流动资金被房产盘踞。所以只能靠印钱,风险当然就是产能过剩。如果消费没有随产能同步上升,结果就是资源浪费和物价上涨。现在美国这个大买家自身问题严重,消费力下降,当然不能把赌注压在他们身上。在寻找国际买家的同时,应该致力于提高内需。但我国作为一个依靠低端产业睁着辛苦钱过日子的国家,人民消费力非常薄弱。这里可以对比下美国,它之所以形成如今高大上的强力消费者,就是因为过去几十年的科技革命,攫取丰厚利润。同样,中国要想成为消费大国,只能依靠产业升级。这又再一次强调产业升级的重要,同样也形成了一个循环命题,要产业升级就必须依靠产业升级。这个升级是个逐步渐进的过程,以点带面的发展。比如汽车、军工、资源类、某些IT类以及银行等行业天然地有较高的利润,加大发展东部此类企业,培养消费力,然后逐步向西部转移低端制造业。这个阶段需谨慎,缓慢,微调供需关系是关键。同时还必须准备参与下一场技术革命浪潮,进入新科技的顶端。而下一轮科技革命很可能出现在以下几个行业:
1.     生命科学。治病,防病,延长寿命,抵抗衰老永远是人类的关键词,而在DNA双螺旋结构发现后的60年时间,生物科技突飞猛进,但由于美国因宗教以及严格的药品管制下,实际阻碍了生物科学发现向药物转变的过程,也就延缓了科技S曲线拉升的过程。而中国应该在此方面下功夫,正确引导,吸引先进人才,抢得先机。
2.     纳米科技。此项科技最优可能的进入大众的形式是帮助其它科技取得革命性进展。
3.     能源。要求非常简单,廉价,清洁。但现在还没有看到很合适的科技。

最后说一点个人感受,世界局势像是大海的潮流一样,大势所趋, 力量大,范围广,绝不是一两个人可以改变的。从牛顿引领的科学革命开始,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变革,简单描述就是以科技受惠方西方文明想传统的农耕文明释放马尔萨斯人口压力(侵略殖民)的过程。而近几十年中国的快速发展,说明东方文明在被打倒之后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而在指日可待的真正站起来之后, 农耕文明依靠它在超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历史所积累的经验和智力,会重新回到依靠自身封闭系统的独一霸主的地位。

2014年5月19日星期一

5 6 7月计划

昨天写的文章竟然被忘了储存这种低级错误给丢了。没事,热血还在,重写一份。第一,课题研究计划。围绕几个题目,不局限于读书,而是应该就题目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写一系列文章。能想到的几个题目是:历史美国建国初期,历史美国19世纪末经济情况,历史美国二战,经济 科技的S形曲线,经济 美国次级贷危机,经济日本90年代经济危机,经济东南亚危机,历史石油工业史(可以列举几个和当前形势关联的字课题),科技石油相关的新科技。这些选材主要是依据个人兴趣,但语言要动人,能吸引读者。
第二,石油相关文章,准备先在自己博客上贴出来,给老师朋友形成互联互动,然后投给国内合适的期刊。这个选材其实可以非常广泛,包括新闻摘要,公司先进经验,最新期刊摘要,课程学习心得,新领域专题,全球石油市场介绍,词条解释,名人采访,名人博客翻译,各专业推荐书籍。初期读者锁定就是国内同学,老师,内容主要做油藏和储运。然后做自己网站,加上在线小工具,实行会员制。

争取每周能在以上两个领域都能有一篇文章。积少成多,见证自己的成长。